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领军企业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3 19:17:04 点击数:
8月2日上午,美国SpaceX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场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星舰的第十次试射任务圆满成功。这次任务中,星舰上层飞船完成轨道飞行后精准溅落印度洋,不仅首次实现全流程闭环回收,更给人类火星计划按下了“加速键”。
当天上午9时30分,随着发射控制台的倒计时归零,星舰第一级助推器“超重型推进器”搭载着第二级“星舰飞船”从发射台直冲云霄。升空1分30秒后,助推器发动机按程序关闭,顺利与飞船分离;随后它启动反推发动机,在发射8分12秒后稳稳垂直降落在墨西哥湾的预定回收平台上,完成了回收。
与此同时,星舰飞船继续向上攀升,达到近地轨道高度后,开启真空发动机调整轨道。经过大约90分钟的轨道飞行,飞船在印度洋上空启动再入大气层程序,隔热罩成功经受住了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考验。最终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引导下,飞船靠伞降辅助平稳溅落在印度洋回收区,整个任务历时2小时15分钟,全程没出现任何技术故障。
现场目击者拍下的画面里,发射时助推器尾部喷出橘红色的烈焰,轰鸣声能传到好几公里外;到了回收阶段,助推器悬停降落时姿态稳稳当当,飞船溅落印度洋的瞬间,海面上激起几十米高的水花,控制中心里的工作人员全都站起来欢呼鼓掌,不少人互相击掌拥抱,有人甚至激动地举起咖啡杯庆祝。
试射成功的消息一出,航天界和相关机构很快送上了祝贺。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这可是星舰研发的里程碑时刻,闭环回收证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火星移民计划这下又近了一步。”他还透露,下一次试射会重点测试飞船在轨燃料加注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做足准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也发声明祝贺:“星舰的成功对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意义重大,未来它说不定能承担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任务。”自2020年双方合作启动以来,NASA已向SpaceX投资超30亿美元用于星舰相关技术研发,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推进火箭重复使用和深空导航技术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工程师张克俭在近日接受航天领域专业媒体采访时提到:“全流程闭环回收解决了重型运载火箭重复使用的核心难题,现在星舰单次发射成本已经降到传统火箭的十分之一,这不仅让商业航天规模化发展有了可行路径,更意味着未来普通人参与太空活动的门槛可能大幅降低。比如太空旅游的费用有望从目前的数千万美元降到普通人可负担的范围,卫星个人定制服务也可能走进日常生活。”
这次试射最核心的突破就是“全流程闭环回收”技术。要知道,在之前的九次试射中,助推器的回收成功率只有40%,上层飞船更是从没完成过轨道级回收。SpaceX的工程师团队花了三年时间优化发动机推力控制算法,还联合材料企业改进了隔热罩的耐高温材料,才终于解决了再入大气层时姿态失控和过热这两大技术难题。
数据显示,星舰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达到150吨,比现在最大的现役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25吨高出不少。而且它采用完全可重复使用设计,让单次发射成本从传统火箭的数亿美元降到了约2000万美元,这意味着未来发射一颗大型卫星的成本可能比现在减少八成以上,大大降低了航天活动的门槛。
航天专家指出,星舰的成功意味着商业航天从“单次任务”阶段进入了“可持续运营”阶段。未来这项技术可以用到卫星组网、太空旅游、深空探测等领域,甚至可能催生出“太空货运专线”这样的新业态。就像现在的远洋货运一样,定期往太空空间站运送物资。不过也有专家提醒,星舰要实现载人火星飞行还面临不少挑战,核热推进、长期生命维持等关键技术还需要至少5到8年的验证时间。
从一次次失败到如今的成功,星舰用十年时间走完了重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发之路。这次技术突破后,你觉得十年内普通人能实现太空旅游吗?你最期待太空活动带来哪些生活改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SpaceX星舰试射成功 #商业航天里程碑 #火星计划新进展 #星舰全流程回收 #航天科技突破
2025-05-21
2025-05-12
2025-06-10
2025-06-22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