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领军企业

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领军企业

Kaiyun:注资1亿元成立公司 中国联通竞逐运营商卫星技术赛道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5-31 20:16:11 点击数:959 

  随着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提速,中国通信运营商在卫星领域的动作日渐频繁。

  日前,企查查平台显示,数智星通(山东)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智星通”)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为卫星技术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定位为生产和渠道中心,由中国联通(600050.SH)旗下联通航美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航美”)全资持股。

  作为中国联通旗下致力于卫星通信产品与服务的专业化子公司,联通航美成立于2017年,处于商业航天产业链中游的卫星运营服务企业,其主营业务目前包括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业务线,分别在航空互联网服务、应急通信及海上通信等方面取得进展。

  由于联通航美此前已被视为中国联通在卫星业务领域的布局实体,此次再次单独创立数智星通的战略考量,自然也引发更多市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联通官方App曾上线“联通卫星”业务。用户办理后,可在地面通信网络覆盖不稳定或无覆盖的情况下,提供紧急通信服务,这也令市场对其与此次数智星通成立的关联性引发进一步联想。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了中国联通集团,但相关负责人表示,官方目前未就数智星通成立表态,暂时不便透露更多信息。

  虽未明确公布创立意图,但在业内看来,伴随近年来在卫星相关领域动向频频,中国联通的卫星业务也显露出明确的扩展服务场景需求,而这或成为数智星通创立的重要背景之一。

  电信业分析师周桂军向记者分析道,剖析沃星空、沃星陆、沃星海三大业务架构不难发现,联通航美更专注于航空、海洋和应急通信等特定场景的卫星通信服务,如为航空公司提供机载宽带、为远洋船舶提供海事通信等,具有明显的垂直行业色彩。

  但随着低轨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周桂军认为,天地一体化网络正在成为未来通信尤其是6G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如何整合卫星通信、地面网络、云计算等多维度能力,提供涵盖卫星组网与地面通信融合的 “天地一体化” 方案,满足智慧城市、车联网等复杂场景需求,或成为数智星通成立的一大原因。

  记者注意到,2024年10月,中国联通曾联合银河航天进行低轨卫星和中高轨卫星融合技术试验,成功完成了运营商主导的首个NR NTN手机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对此,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叶阳曾公开指出,手机直连业务落地需要深化星地协同,以业务场景化落地为目标,打通关键卡断堵点,实现端到端全流程贯通。

  对此,周桂军认为,这或是数智星通未来可能承担的角色之一。根据数智星通的“生产和渠道中心”定位,技术研发转化和场景化应用落地将是其两大关键任务,如负责终端设备研发、卫星资源调度平台开发,并通过渠道网络覆盖当前车联网、低空经济等高价值应用场景。

  此外,Omdia电信战略分析师杨光认为,面对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卫星通信领域的积极布局,中国联通也需要加快自身的战略部署。成立“数智星通”或有助于整合资源,提升中国联通在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力。

  作为促使中国联通加紧布局的主要对手,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在卫星通信领域的投入同样为业内关注。

  记者从中国电信方面了解到,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卫星通信的运营商,中国电信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中国电信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专注于卫星通信业务。2020年1月,中国电信天通正式商用卫星业务。 2023年9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实现消费类手机与卫星的双向语音通线月,推出“汽车直连卫星”服务,提升车载通信能力。

  2024年12月,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中国电信全资成立了天通卫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定位为科技型、能力型、平台型专业子公司。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也是国内唯一拥有卫星移动通信牌照的运营商,独家运营“天通一号”卫星系统。

  相比之下,中国移动则更加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推进天地一体化标准发展进程。2024年,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紫光展锐完成了全球首个手机直连高轨卫星基于运营商网络IoT-NTN IMS语音通话实验室验证,并发射了 “中国移动 01星” 和 “星核验证星”,启动了第三、第四颗低轨卫星的研制。

  今年4月,中国移动与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出资40亿元,成立中国时空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布局空天地一体融合通信业务。

  周桂军认为,三家目前各有优势。中国电信凭借独家运营的 “天通一号” 卫星系统和手握牌照权,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较为领先;中国移动则更侧重技术攻关和卫星发射,并强调通过与多方合作积极构建产业生态;而中国联通目前则在低轨卫星融合技术试验方面进展顺利,这也成为数智星通推进的重要动机之一。

  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

  虽各有侧重,但随着三巨头在卫星领域的布局程度加深。杨光认为,运营商在卫星领域的竞争会逐步加剧,且随着投入方向的不同,三家会在卫星市场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竞争格局。

  运营商的积极入主,也折射出我国卫星市场当前的快速增长态势。开源证券报告显示,2022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314亿元,2025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447亿元;赛迪智库则预计,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发展到千亿元级别。

  同时,从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范畴开始,我国也开始明确释放卫星产业政策利好。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我国要发展空间基础设施体系这些重大航天工程或航天科技发展应用方向,强调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运营商作为网络通信领域的头部企业,自然也成为我国发展卫星互联网的主力。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此前便撰文表示,我国建设卫星互联网应像建设5G一样迅速有力,有效解决卫星组网成本高、卫星发射能力弱、技术和产业成熟度不足、商业运营待开展等方面的挑战,从而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受此推动,三大运营商在过去五年,积极布局卫星通信业务。这一举措,不仅被视为抢占未来6G话语权的关键一步,也是培育新业务增长点的重要尝试。

  不过,杨光认为,三家运营商在发展卫星方面也面临一些明显的挑战。由于卫星通信建设成本高昂,包括卫星制造、发射以及运营维护等费用,且频谱资源协调存在难题,信号延迟问题也限制了其在部分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中的应用。以成本为例,据NSR、Euroconsult等机构测算,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单位带宽成本通常显著高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例如,低轨卫星的单星带宽成本约为2345元/ Mbps,远高于5G基站的146元/Mbps。

  此外,在当前阶段,杨光表示,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系统更多是互补关系,如何实现二者高效融合,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仍是运营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证券日报网讯 5月27日晚间,景津装备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在硅碳负极、硬碳材料...

  人民财讯5月29日电,润邦股份5月29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公司...

  5月26日,浙农股份(002758)发布公告,调整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至1...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您好董秘,美国公布计划未来...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中石化资本入股中简科技进行...

  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

  每经AI快讯,5月26日,苏州龙杰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2个交易日内收盘...

  证券日报网讯金禄电子5月2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产品...

  每经AI快讯,5月30日,哈三联涨停,睿智医药、新诺威、海南海药、华森...

  5月29日,美中嘉和(02453)发布公告,宣布与配售代理签订配售协议...

  华为余承东:做五个“界”是非常难的,良性竞争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期待在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框架下迎接更广阔机遇”——访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

  纳睿雷达拟421%溢价跨界收购背后:业绩对赌、高商誉和标的公司产品单价下滑风险隐现

  IPO雷达|圣桐特医冲刺港交所,行业竞争激烈,直言无法保证业绩高速增长

  五一视界递表港交所,四年亏损超5亿元,毛利率逐年走低,融资超8亿不够花

移动商城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

手机:15718048981

邮箱:81857679@qq.com

地址: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光辉镇虎家梁村一组

Copyright © 2025 Kaiyun中国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