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领军企业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12 21:55:56 点击数:
2025年4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出,支持松江区建设商业卫星及终端特色产业园。上海松江的卫星互联网建设再次迈出重要一步,临港松江科技城也站在了商业航天的舞台中央。
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是“ 千帆星座 ”制造、运营和应用产业链的核心承载区,坐落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核心园区,由松江区、联和投资、临港集团共同推进,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上海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建设
它以更短传输延时、更小路径损耗、低业务密度地区的更低部署成本,成为6G时代的重要通信解决方案。
拥有了卫星互联网,航海定位、山林导航、智慧城市、基建联动......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而在更宏观的安全层面,空间轨道和频段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的珍稀资源。
2025年3月12日,海南文昌,0时38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八星”方式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24年8月,临港松江科技城牵头申报的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以垣信卫星、格思航天为链主,约50家卫星互联网企业形成产业生态,覆盖整星制造、星座运营、部组件以及下游应用。
垣信卫星作为千帆星座的核心运营主体,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国家批准的商业低轨宽带卫星星座的企业,掌握全球排名前二的Ka频段资源。
近两年,垣信卫星与巴西、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构建了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已然成为了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全球名片。
坐落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的格思航天G60卫星数字工厂,是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
与传统工艺定制一颗卫星需两三个月相比,G60卫星数字工厂生产一颗卫星仅需约1.5天,预计到2026年工厂年产量可达500-600颗。
同时,格思航天借助平板构型卫星设计和卫星堆叠分离技术,“一箭18星”大幅降低了卫星发射成本。
专注于空间动力的国内电推进领军企业卫链遨天科技、资深通信套片企业白盒子微电子、在商业航天领域开展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机及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研制的天兵科技、以及国内应急通信及指挥领域领军企业迪爱斯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逐渐充实。
G60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作为长三角区域首个卫星制造的“灯塔工厂”,需完成洁净及工艺全装修交付,对渗漏水、洁净及恒温恒湿等均有高标准要求。
临港联合公司成立项目“交付突击队”,高效作业,一般需要24个月完成的工程建设周期,最终仅用了13.5个月就完成了项目整体建设。并在建管等多部门支持和协调配合下,原本需要2个月的竣工备案流程缩短至半个月完成。
“灯塔工厂”及其余12栋主体建筑共同构成了科技绿洲三期项目,以卫星互联网为核心产业,集资源聚集、展示、研发、应用落地为一体。
6月,临港联合公司组建了卫星互联网产业专班。专班成员对卫星互联网产业链进行了深入排摸和研究,逐步加深对产业逻辑的理解,了解卫星互联网企业在业务发展中的迫切需要。同时,专班完整梳理了园区链上企业的详细发展情况,形成了下一步服务内容的规划。目标就是提升服务团队的产业理解,真正抓住卫星互联网企业的痛点与诉求。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针对卫星互联网相关领域出台了各级产业政策5条、人才政策3条、建立人才和产业基金各1支。
其中,松江区在2024年10月针对性出台了《松江区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产业卫星互联网细分赛道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与《关于加快松江区商业航天和空间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推进协同创新、技术转化。
临港松江科技城已与联和投资、联辰千帆公司、中国通信学会等高能级平台展开合作,举办了多场卫星互联网项目路演活动,搭建产融对接桥梁。
坐落于临港松江科技城棕榈广场的联辰千帆,与临港联合公司共同打造了高质量孵化器。
未来,孵化器作为上海市空间信息产业协会卫星互联网专委会的常驻办公地,针对卫星互联网行业展开前沿技术公关、产业生态聚集,提供平台支撑。
2025-05-25
2025-06-05
2025-07-01
2025-05-21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